永仁縣認真貫徹落實《云南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qū)建設條例》,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題,抓實“七個一”深化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
開展一次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全縣各級黨委(黨組)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作為理論武裝政治任務,納入1月份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和黨組織“三會一課”、“主題黨日”學習內容,落實專題學習、專題研究。特別是重點學習《關于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chuàng)建工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意見》,引導各族干部樹立正確的祖國觀、民族觀、文化觀、歷史觀,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植入各族干部心靈深處。
開展一次各領域的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活動。發(fā)放縣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qū)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印制的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五個認同”、“三個離不開”等為主要內容的宣傳材料,營造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的良好氛圍。利用各鄉(xiāng)鎮(zhèn)、縣級各部門宣傳欄、LED電子顯示屏等宣傳媒介大力宣傳民族團結進步標語口號并結合當前組織的民族節(jié)日,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積極搭建服務各族群眾的有效平臺,促進各族群眾間的交往交流交融。
組織一系列“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進校園”活動。堅持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從學生抓起,宣傳月活動期間,縣教育體育局牽頭組織全縣各中小學,在廣大青少年中廣泛開展“組織一次民族團結教育主題班會、講一個民族團結故事、唱一首民族團結歌曲、創(chuàng)作一幅民族團結的書畫、寫一篇民族團結作文、參觀一次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主要內容的“六個一”民族團結教育活動,把民族團結、愛我中華的種子播撒在孩子心中、埋入每個孩子的心靈深處,讓青少年牢固樹立自己是中華民族一員的意識,促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腦入心。
命名一批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縣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qū)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堅持以基層為重點,牽頭組織擬命名60個“全縣第三批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推動各示范領域實現建成小康社會和現代化同步、公共服務同質、法治保障同權、精神家園同建、社會和諧同創(chuàng)。形成以點串線、以線連片、以片帶面的示范創(chuàng)建格局,不斷營造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fā)展的濃厚氛圍。
集中排查一次涉民族因素的矛盾糾紛。宣傳月活動期間,縣公安局、縣民族宗教局、縣信訪局、各鄉(xiāng)鎮(zhèn)牽頭集中開展涉民族因素的矛盾糾紛排查,嚴密防范各種滲透破壞活動、暴力恐怖活動、民族分裂活動,努力維護民族團結、社會穩(wěn)定。
聯系走訪一批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縣委辦公室、縣政府辦公室牽頭落實黨政領導干部聯系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制度,安排16000元資金,走訪慰問40個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進一步加強黨政領導干部與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的溝通聯系,引導各代表人士在聯系服務群眾、促進改革發(fā)展、維護民族團結、推動社會穩(wěn)定方面發(fā)揮積極作用。同時各單位通過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結合“掛包幫、轉走訪”和春節(jié)走訪深入所聯系鄉(xiāng)鎮(zhèn)、村(社區(qū))開展集中走訪活動,幫助少數民族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具體問題。
開展一次少數民族勞務技能特色培訓工作。縣人社局依托各類培訓平臺,有計劃的培訓、培養(yǎng)少數民族勞務技能人才。廣泛宣傳和動員少數民族群眾參與人社部門舉辦的勞動力轉移就業(yè)專場招聘會,引導受訓人員在餐飲、服務等各行業(yè)就業(yè),逐步提高各族群眾家庭生產生活條件。